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车生活 >

中秋当年食买玩

中秋当年食买玩

2014-07-21 11:49
  • 中秋
  • 当年
  • 食买
  • 十五
  • 八月
  • 农历
  • 责任编辑: 来源:
  • 竖完中秋买月光赢,这样的中秋,你有记忆吗?问问老一辈人,他们说不定很想念当年月光诞的食买玩。

  • 农历八月十五(9月30日),在中国人心里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很多广州人在这一天必会空出时间留给家人,即使无法与家人共同度过,也会献上各自祝福。年年中秋年年过,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程序简化为“吃团圆饭与赏月”的中秋夜,对比起来,旧时中秋的食买玩真令人想念。

    你竖中秋我耍碌仔,又过月光诞

    除了中秋节这一标准名称,老广还把八月十五称为“月光诞”,旧时一个像样的中秋节,节前几天各家各户就得开始忙碌,将门口、厅堂和天台装饰一番。最有特色的是“竖中秋”,每家每户都要用竹条扎灯,灯的花样很多,有果品灯、鸟兽灯、鱼虫灯,也可以砌成字灯。在中秋节当天,人们一早便摆好月饼、水果祭祀,晚上全家人吃过团圆饭后,便举行摆月光的仪式,在天台或门口挂上彩灯和灯笼,摆上月饼、柚子、芋头、菱角、香蕉等祭祀月亮,还要焚香烧烛,烧“月光衣”。

    这天晚上还有人会兜售“月光书”(木鱼书),广东人不喜欢“输”,就叫这些书为“月光赢”,以此来卜吉凶,如果买到《甘罗拜相》是少年得志,《蒙正祭灶》就是先苦后甜,《客途秋恨》则是命运多蹇,小贩们当然不会搞得大家不开心,所以卖出的书意头通常不差,人们也乐意买。

    小朋友自然不会老老实实在家里呆着,最开心的莫过于手持各种灯笼走上大街“耍碌仔”,沿街行走时,可以这样唱:“耍碌仔,耍碌儿,点明灯。识斯文者重斯文,天下读书为第一,莫谓文章无用处,古云一字值千金,自有书中出贵人。”

    树完中秋买月光赢,烧完月光衣便上街耍碌仔;家中月饼从何来?上年就入月饼会啦!这样的中秋,你有记忆吗?问问老一辈人,他们说不定很想念当年月光诞的食买玩。

    提前一年月饼会,香芋田螺未够分

    月饼是中秋节的主角,清代有一首《羊城竹枝词》写道:“中秋佳节近如何,饼饵家家馈送多;拜罢嫦娥奔月下,香芋啖遍更炒螺。”很多商家从开年就做好了月饼大战的计划,端午一过,城内茶楼饼家的广告就纷纷轮播,“八仙过海”、“大闹天宫”、“貂蝉拜月”,经典款式哪能离得开这三款?

    在20世纪20年代,广州流行“月饼会”这种社会组织,就是一些低收入的群体为了能在中秋节吃上月饼,而一些中下的等的饼家、茶楼为了资金周转,推出一种“月供”月饼的销售模式,和今天分期付款相似。只要每个月交些钱,到下一个中秋节就可以买到一份月饼,还享有八折的优惠,吸引了不少市民参加,这个习俗一直到抗战期间才终止。

    除了月饼,芋头和田螺是广州人过中秋必不可少的食物。珠三角民间有“八月望日,尚芋食螺”的习俗,拜完月光后吃粥、吃田螺,合称田螺粥,大大小小的芋头被称为“护子护孙”,全因在粤语中“芋”和“护”同音。广州也有很多潮汕人,他们把剥芋头的皮称为“剥鬼皮”,以此来保佑家宅平安。

    很多古老习俗都逐渐式微了,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中,想找个赏月的空旷地可得费点功夫,公园或白云山是不错的去处,手提灯笼大多是工业化生产的,尽管漂亮缺少几分味道,如果想买个传统的手作灯笼,不妨到海珠区的同福路试试,那里到有一家手作灯笼小店。再不然,兴致上来,中秋当晚将剥好的柚子皮点上蜡烛,不就是最有过节味道的灯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