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上时光穿梭机 省城广州巴士回忆录
下班高峰期,在公车里被挤成“沙丁鱼罐头”已不是新鲜事,被挤成“照片”才是最新指标。
[车生活网]大城市塞车指数高,BMW一族们平均每天上下班花在路上的时间都要以“小时”计算。路程稍远些的公车一族,分分钟还能在公车里补上几个“美容觉”,一觉醒来,还未到站?不着急,玩手机、听歌、看书吧。
以上几个“淡定派”的表现,基本上要建立在一个前提条件之上——有位坐。没位子坐的同仁,情况又怎一个惨字了得?上下班高峰期,在公车里被挤成“沙丁鱼罐头”已不是新鲜事,被挤成“照片”才是最新指标。
挤成“照片”的次数多了,也不禁想念BRT巨无霸还未登场,小小“万国牌”已足够担起全市需求的时期。
越秀牌公共汽车于1966年改进
(上)图为退役后用作后勤支援车的GZ643(下)图为上世纪80年代的大通道
“万国牌”木头巴,省城巴士回忆录
我记得在去年的7月份,荔湾会馆办了名为“省城巴士记忆录”的展览,9月开始,北京路联合书店也展出了“省城巴士变形记”。这时我才突然想到:虽然天天坐公车,但原来有不少公车早已“退出江湖”了。
翻阅历史资料,原来早在国民党时期,公车就已在中国出现了,那时多是华侨从国外买入货车改装。直到建国前几年,中国也还没有自己的汽车,公车可都是洋牌子,从世界各国“远道而来”,因此,那时候的公车也叫“万国牌”巴士。
临近解放前,广州仅有两、三条公车线,总站在北京路。那时,广州的路也不多,客运需求量不大,连公车也要打打广告,“要行得快,坐加拿大”就是当时公车公司的广告语。这几条公车线路都由一个公车公司发出,是由一名加拿大华侨开办的,“万国牌”已成了“美国牌”。
解放后,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得不快,公车还是由国外货车改装,车身车底用的都是木头材料,解放牌就是在这时候诞生的。这段时期,全国各地的公车都是由国家统一分配,新车补充很少,真是“有钱都买不了”。公车木板霉了被虫蛀了是等闲事,车子1、2年就要大修一次,虽然如此,那时的车用上十年还是“很闲”(没问题)。
80年代中期,广州汽车制造厂最高峰一个月曾产出3000部客车,供应全国各地,其中就有相当一部分是公交车。
走不动的“老爷”港巴,第一代巴士广告
以前的公车概念是“走上十年、二十年”,广州自家造的车是这么用,连香港的公车也“不放过”。90年代中期,有人从香港买入双层巴士,这在广州是新鲜事,但那批车实际上是香港淘汰的车,外表新,内里旧,走了两三年,也宣告报废了。
虽然这批车在广州走得不久,但也给广州公车带来另一“门路”——卖广告。广州公车最早出现的广告,就是在这一批港巴上出现。洋烟品牌如万事发、万宝路,就是在那时起在大路上来回穿梭。
巴士报站进化论,由“口动”到自动
公车坐得多,总觉得车内电子报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广州公车多是三语配音,普通话、粤语、英语轮番上阵。到省内其他城市时,偶尔还曾听到客家话的报站,不能不说是贴心到家。不过报站这一再普通不过的小事,也有着几代的进化演变。
口头报站:在第一代公车运行时,报站就没那么贴心了。那时由公车售票员兼“报站员”,站名报得多,又没有“金嗓子”,在车上“蛇王”是常有的事情。搭公车时,站点不熟悉不熟悉,那就只好自求“醒目”了。
录音报站:在“报站劳模”喉咙几乎生出老茧时,录音报站出现了。录音带翻来卷去的次数多了,就会“卡带”,因此,录音带报错站是常有的事。虽然将录音带芯重新卷好,又可重新报站,但始终不是长久之计。
按钮报站:口头报站浪费唇舌,录音报站容易卷带,人手操作,总没问题了吧?公车的报站,有一段时间是由售票员按钮提示的。而“按钮”的想法,最早竟是出现在广州一名作家在小说里“幻想”出来,情节翻拍成电影,后来才真正实施。
电子报站:现在搭公车时,耳听的报站系统,几乎是无误差零错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