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动力电池即将大批退役,是污染还是环保就看现在
纯电动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无疑是全球范围内发展进程最快,生产量和销售量都最多的国家,纯电动车也是被世人称为是中国在汽车工业中实现弯道超车的最快捷径。但毫无疑问,纯电动车的诞生的初心是降低排放,低碳环保。但在电池报废方案上却持续被诟病,如今市场上的首批动力电池将迎来最大一波的退役潮,如今的处理方法又有没有得到改善呢?
就像我们所知道的,报废的锂电池如果随意丢弃或者处理不当,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毕竟正负极材料都包含各种重金属元素,严重的话可能数十年都难以恢复,但各大汽车厂商其实都只有把电池下放到次级市场使用的方案,对最终废料处理方式大多仍然是避而不谈。
从目前电池回收模式来看的话,主要有生产厂商的回收行业回收以及第三方进行回收,也就是说,主要就是维修企业,电池企业和车辆报废以后的一些拆解企业来进行,虽然说目前来讲,但是对于动力电池来讲,回收以后可以进行二次使用,对于回收以后的动力电池,其实只要他的没有完全达到报废的阶段,甚至还能够再继续使用的情况下面,基本上可以用到如一些低速的电动汽车上面去,这甚至可以用来作为一些备用的电池来进行使用,甚至有一些企业通过回收过来的动力电池,经过评估以后,以租代售的方式放在环卫车啊,观光车上面来进行使用,甚至拆解成为手机充电宝的方案,那么可以将动力电池利用率达到最高,这个方案相信也能被消费者所接受。
但实际上到了最终处理阶段,锂电池的处理仍然不乐观,截至目前为止,其实我国累计的报废动力电池已经超过了20万吨,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增至35万吨。虽然说,从废旧电池中提取锂,铜,钴看似利润可观,但事实上现阶段国内对于废旧锂电池回收处理产业,大部分仍然处于无法盈利,一方面是当前,再生技术尚未成熟,拆解主要靠人工完成,人工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目前业内还未就废旧电池的大规模处理达成统一标准,目前仅有少数几家拥有高度自动化水平的大型企业例如江西赣锋锂业,以及深圳格林美能从中获利,很明显,这需要国家尽快通过规范行业标准和政策扶持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不解决的话,无疑就是纯电动车发展中最大的绊脚石。
小编还尝试性地搜索了一下海外对于锂电池处理的一些方法,最主要集中在德国,日本,以及瑞士,三个国家分别都有着自己不同的处理方案,德国的话会采用硫酸浸泡的“湿处理”,电池中95%的物质都可被提取,相对利用率较高,但部分还是直接选择埋在废矿当中。而瑞士则采用高温处理,产生大量的合金二次销售,但这也仍然离不开国家补助,难以盈利。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既然国内已经有可盈利回收的先例,无疑也为中国回收企业打了一支强心针,加上我国的锂电池制造高达85%的比例是靠海外采购,假设锂金属能实现成本较低回收提取,与电池生产方实现产业链的供给,也能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这样也才真正谈得上“环保”。从长远角度看,也才真正能和“氢”能源实现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