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浪潮下 4S店应怎样活下去?
一夜之间,4S店成了弱势群体。舆论讨伐,资本嫌弃。仿佛顷刻间,这25000多家店就将消失在神州大地。前两天和一个搞汽 车后市场的朋友交流,他的观点很有代表性:三年内,4S店就会由现在的25000家下滑到不到10000家。
市场真的会如此发展吗?
另外的一些声音也很响亮,尽管不多,但他们代表着专业人士的理性意见。他们仍然“固执”地认为4S店模式仍然是未来汽 车流通及后市场的上佳模式。不管市场如何发展,4S店仍然是汽 车流通及后市场的重要力量,而且很大可能会保持核心地位。
我在一些场合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4S店商业模式本身有什么错?为了能有效说明问题,我举了户口的例子类比:
户 籍管理本身有什么错?给人们造成不便的不是户籍本身,而是那些与户籍深度捆绑的学籍、医保等资源。同样的道理,4S店经常被诟病的豪华装修导致的投资成本 高,结构臃肿等问题,这些问题跟4S店这种商业模式本身没有多大关系,它们的出现是由旺盛的市场引发的不健康的厂商关系造成的。
然而,不管是模式问题,还是厂商关系问题,苦果已经种下,我们只能默默接受这些既成事实。那未来,什么样的4S店能够存活下去呢?或者说,未来的4S店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我认为未来的4S店起码有如下三个特征:
第一,没有特别的硬伤。
由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原因,一些4S店在违背市场规律的情况下建立起来,它们有的由于所代理的品牌快速下行,有的拥有过于豪华的硬件,有的则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背负着过高的土地租金,有的则由于网络规划不当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有的则因为政策原因(如限牌)业务规模严重不足,有的由于投资人误判形势而资金链过紧。
这 些4S店有着先天的不足,在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很快将被市场淘汰出局。所谓4S店倒闭潮,其实就是有以上一个或几个问题的4S店关门。当下,传出的4S 店关门,或老板跑路,基本不是因为4S店经营亏损造成的,都是由于以上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以上问题的4S店倒闭,再正常不过。
第二,内部管理“模式化+IT化”。
4S 店盈利不足,很多人把责任归为市场,归给厂家,但4S店内部管理水平低下才是问题的关键。今天4S店盈利能力不足成了通病,然而,几乎所有的4S店都没有 把应有的盈利潜力充分发掘出来,业务短板,管理混乱,监控不利,效率低下,人员快速流动是当下4S店的通病,盈利表现不佳也就不奇怪了。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靠现在的这些管理人员和管理手段恐怕难以做到。前几天,我到一个主流品牌4S店参观,看到销售顾问还聚在一起数客户联络卡,让我非常惊讶。都什么年代了,还有这样的经营手段?然而,这就是在外行人看来一个高大上行业的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