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碰撞 顺势而行
1月4日,是《中国汽 车报》2016年第一期报纸出刊的日子。“在隆冬,我终于知道,我身上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阿尔贝·加缪《重返萨巴蒂》”,笔者桌上的台历在这一天配了这样一句话。
隆冬时节,这句话多少能让人提提神。伴随经济新常态进入平稳增长期的中国汽 车业,在2015年深感市场“寒意”之后,想必干劲儿又被新年新势“点燃”,这干劲儿,如同火热的夏天。
我们习惯于在新年伊始,展望一番。对于2016年的中国汽 车业而言,笔者预感将在新与旧的碰撞中,顺势而行。
首先,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2015年政府先后提出“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扩大 内需”等新提法、新概念。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供给侧”概念,表明了宏 观经济政策思路的新认知,也指明了今后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和着力点。
同样进入新常态的中国汽 车业,何尝不面临结构性改革的产业命题?而在供给侧改革的新趋势下,“企业和创业者与 政府究竟谁在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的老矛盾,与僵尸企业、过剩产能等旧问题依然存在,汽 车业须顺势而行——顺应且积极投身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势,同时,尊 重市场规律。
其次,就汽 车行业自身的发展路径而言,去年节能和新能源汽 车已进入《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发展领域。在 2016年,也就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汽 车业将乘着“中国制造2025-汽 车产业行业计划”、“‘十三五’汽 车工业发展规划”等行业纲领性发展蓝 图的“东风”,向着更健康、更有序、更可持续的新业态迈进。
形势大好,但不容忽视的老问题、新形势产生的新纠结仍将存在。比如《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4.0”如何 更好融合的问题,博世中国区总裁陈玉东曾提出,“工业4.0”不是目的,而是提高竞争力的手段,各国工业基础不同,中国还需立足本国国情推进智能制造。再 比如《中国制造2025》怎样在汽 车行业切实落地的问题,北汽集团副总工程师、北汽股份专务副总裁兼研究院院长邬学斌认为,必须要回归汽 车本质,先把底盘 等基础设计做好;密歇根大学教授陈玉宝则提出,企业在发展智能制造时要以知识积累为基础,否则只能是有系统没内容、有“工业4.0”没知识。